宇通的韧性与闯劲
- 作者:液压泵网
- 时间:2016-01-18
- 阅读:4005
一纸奖状,阅尽十载艰辛。
细想来,宇通能凭借《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无外乎看得准、舍得投、耐得住寂寞、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说易行难”,手捧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回望来时路,其中的感慨或许只有宇通人才能真正体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1999年,宇通便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并成功开发出首款纯电动客车,首开行业先河。2005年,宇通第一款混合动力客车面世,在产业布局方面,宇通可谓占了先发优势。
“汤总说过,一无财务预算限制,二无人员编制限制,大量投入新能源研发。”宇通客车技术副总监李高鹏回忆说,当时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的这番话,让他们不再瞻前顾后,得以心无旁骛搞科研。
与宇通执著务实的个性如出一辙,在对待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宇通毫无例外选择了一条最艰辛的突破之路。
“拿国外的零部件组装一下很简单,但是无法形成自身优势,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有下决心自己做,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李高鹏坦言,这样的信念支撑宇通一路坚定前行,不曾退却也不曾懈怠。
事实上,虽然国家层面一直持支持态度,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反对的观点无外乎———就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成本高昂,在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仅靠国家补贴无法真正实现产业化。
的确,长期以来,我国在新能源车产业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集成度低,成本高;动力电池系统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整车能量利用率低,续驶里程短等问题。
对此,宇通的态度是,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否认一切,也不意味着必须绕道而行。寻求解题思路,一一化解拦路虎,方为上策。经过多年对新能源客车技术的不断探索,宇通提供了三大解题路径:突破高效动力系统技术,掌握关键零部件;掌握动力电池集成管理技术,延长电池寿命;依托整车控制与节能技术,提高能量利用率。
宇通新能源技术部高建平博士把这一整套新能源客车解决方案比喻成“一盘棋”。“机电接口标准化,关键部件通用化,动力系统平台化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高建平如是说。
在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凭借新能源客车在全国150多个城市运营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数据,宇通新能源客车产业化渐入佳境。宇通用实际行动宣称: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一样稳定可靠,且在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更胜一筹,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不仅可行,其产业化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不轻易出手,亦不轻易放弃,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宇通的韧性与闯劲,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之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宇通进军海外市场时也是如此。“进军海外不一定要快,必须稳稳当当地打好阵地战,不以销量论英雄,注重保持产品和服务的优质性和一致性。”按照汤玉祥设定的战略,宇通为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布局提供了全新样本。而这一切,与宇通的新能源汽车之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有眼光、有魄力、有毅力和有信心的企业,运气从来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