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并购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 作者:液压泵网
- 时间:2016-01-30
- 阅读:2858
前几天,我们都被网上有关于“中联并购特雷克斯”的新闻惊呆了。中联重科与特雷克斯在世界上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优秀工程机械企业,两者实力都很强,到底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背后有怎样的秘密呢?
我们此次通过工程机械行业资深投资分析师K来了解一下吧。他的揭秘让人惊讶,原来“官方版本”背后另有隐情。
27日下午,沉寂许久的工程机械行业炸出一记惊雷——中联重科33亿美金洽购特雷克斯,一时间关注度激增。此前,大家一直认为中联正在将重心转移到非工程机械领域,但是现在突然传言欲收购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到底是真是假?很快,27日晚间10点,中联重科发布了澄清公告,证实了该传言的真实性。
可偏偏在短短几小时后,业内又有传言——据匿名消息人士称,特雷克斯拒绝了中联重科的收购要约,目前正将重点放在完成与科尼集团之间的合并交易上。记者调查发现,拒绝的说法来自于特雷克斯的非上市公司,而特雷克斯上市公司的高层表示会慎重考虑中联的要约,所以拒绝一说并不成立。
这一回合,更是让看客们云里雾里。这令人震惊的“中联并购案”如此反反复复,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记者迅速联系到工程机械行业资深投资分析师K。而他的揭秘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多扑朔迷离的“官方版本”背后另有隐情。
特雷克斯股价大涨30点,中联后发公告,两家意欲何为?
中联公告一出,大家发现,此番收购并不是一个已落地的交易。其实,早在中联公告的前一天1月26日,特雷克斯已发布英文公告,表示收到了中联每股30美金的收购要约。第二天,中联股市停牌。而特雷克斯股价26日上涨了19点,27日上涨了11点,加起来总共上涨了30个点。不难发现,中联昨日的公告与特雷克斯前天的公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特雷克斯公告中提到了中联30美金每股的收购协议,但中联的公告中并没有提到任何收购价格。K表示,明眼人都能看出,双方只是意向性的交谈,据说连保密协议都没签,根本没到谈判阶段,这样一来,特雷克斯借中联把股价抬高,其股价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一定风险,而中联无疑被特雷克斯“摆了一道”。可见,从资本运作的经验上来看,国内企业与特雷克斯这种国际企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
中联此番并购,哪里来的底气?
熟悉中联的人都知道其最擅长的是“国际抄底”。2008年,欧洲市场萧条,中联重科成功并购意大利CIFA。虽然没有抄到最底价,但其并购价已经非常便宜。据K分析,中联欲并购特雷克斯的33亿美金实际上已经很少。毕竟,特雷克斯的估价最高时接近75亿~85亿美金,如今的33亿美金已缩水一半还多。K认为,最有趣的是,中联是一家市值300亿人民币的公司,与特雷克斯在股市上的规模相当。同等的规模,中联应该是“吃”不掉特雷克斯的,而既然有并购意向,说明中联背后也许有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支持。他说,中联的股权结构中似乎有不少政府的影子,这次的公告也明确表示“已经获取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境外收购项目信息确认函”,此番收购应该是响应“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
从财务角度来讲,K认为中联并购的利息成本很高,短时间内现金流压力会很大,净利润的比重会往下走。但中联既然有可能获得国家或地方政府支持,就有可能额外获得一些订单或对口项目。
中联为何要并购一家产品线几乎重合的企业?
之前业内传言,由于产品互补,中联或许会收购一家知名欧洲企业,但目前中联选择一家产品线几乎与自己重合的企业,究竟为何?K的分析让人豁然开朗,他表示,全球的客户结构正在进行变化,客户对于产品科技含量的追求实际上会出现下滑趋势。“中国在生产挖掘机的科技含量方面已经不输欧美,却输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无非是排放标准和无人驾驶技术。这些技术看似很重要,其实越来越不重要。从澳大利亚市场的大型矿用挖掘机来分析,一台无人驾驶设备价格大约为700万美元,而传统挖掘机则是300万美元,差价超过一倍。在全球煤矿业欣欣向荣之时,企业舍得投入,但随着煤价全球暴跌,客户更注重投入产出比,从性价比和维修保养角度出发,在产品需求上已有所调整。”K更是大胆预测,至少未来5到10年,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少。所以,企业如果看重全产品线的发展,不会有太好的结局,相反应该更专更精,增强某一个产品的竞争力。
而中联此番并购最大的目的或许就是进入美国市场,把中联产品从中国运到美国。首先,美国是一个渠道垄断的成熟市场,且特雷克斯50%的业绩都在美国。当然,有不少人认为,特雷克斯是一家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做实业似乎欠缺火候。但K认为:“特雷克斯能搞资本运作,不是因为有研发科技,而是因为代理商被其牢牢抓在手里,有渠道,有整合能力。”其次,如果中联的确买下了特雷克斯,让其产品顺利流入美国,这说明中国产品被美国接受了,甚至说明,全球都能够接受made in China的产品了。
并购胜算几何?
并购成功的可能性无疑是所有人最关注的话题。K坦言:“既然中联下得了这盘棋,说明估值33亿美金以下的公司都是中联的收购对象,就算是不买特雷克斯,也有别的选择。走出去的战略已经打响,中联准备好的子弹足够了,钱也到位了。即便谈判崩掉,也不代表中联没有并购对象。”这样一来,中联并购谁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并购了美国的大企业,中联的全球排名或许会因此上升到前几名。而对于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化来说,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中联重科的并购行动会逐渐进行下去,关于这则新闻的迷雾也会水落石出,无论如何,相信中联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是不会停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