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拿到了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100多辆电瓶叉车和内燃牵引车的生产订单,总额达1155万元,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我们最近就拿到近1亿元的生产订单,从而为明年争取内需市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礼敏兴奋地说。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1.94万亿元,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33.77%,并超过日本、德国,位居前列。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却使装备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中国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增长。
11月5日,国家出台重大举措,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支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并抓住市场调整机遇,采取措施坚持原则淘汰落后产品、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4万亿元大单飞向何方?本土军团能分到多少蛋糕?杭州制造业开始布局国内外大市场。
龟兔赛跑,看谁笑在最后
有人这样比喻说,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就像龟兔赛跑,笑在最后的才是强者。
到2005年底,我国仅外资工程机械企业就多达130余家,国外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接近50%,且基本垄断了行业高端市场,并逐步蚕食着中端市场。比如叉车行业,德国的林德、日本的丰田等国外著名叉车品牌在国内市场占很大比例。
国外品牌在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叉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有叉车生产企业150余家,除了杭叉、合力等叉车行业“巨头”外,工程机械行业、汽车行业也不断涉足叉车制造,先后出现了中联重科、广西柳工、三一集团、山河智能、徐工集团、山推股份等企业,竞争十分激烈。
就拿杭叉和安徽合力来说吧,前几年,合力的销量是杭叉的两倍,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年杭叉销量已超过了合力,截至11月,销量达35000多台,约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在行内人看来,“杭叉现象”和“安叉模式”都是优秀的,究竟哪一种才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最优方向?谁也说不准。
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一些明星企业“黯然失色”,原来并不起眼的企业,却在这时光芒四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慧聪工程机械网了解,在金融危机面前,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表演:有的企业早早储备了过冬的粮食;有的企业利用战略联盟在特殊时期得到材料供应保证;有的企业则眼光向内,狠抓成本管理;还有的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开发高精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一片天地……
由于上半年钢铁价格一路走高,不少装备制造企业就提前备料,想通过“粮食储备”来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而当7月份钢铁价格下挫时,利润空间就压缩到很小了。与之相反的是,杭叉却采取“多次少量”的方式,很顺利地避开了这场“价格劫难”,在整个行业亏损时,依旧保持相对高额盈利。“辛苦一点,勤劳一点,风险就小了一点,我们要做的是百年企业,龟兔赛跑的结果,是要看谁能笑到最后。”赵礼敏这样说。
危机与诱惑,看你怎样把握
在杭州,合力、林德、丰田都设有办事处和销售公司,杭叉是一家本土装备制造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杭州制造”已经声名远扬了,在北京国家央企重点项目招标会上,主办方如果看不见杭叉的身影就感觉不踏实。
“杭叉现象”吸引了林德、丰田等国外品牌的关注,好几家叉车“巨头”都想并购杭叉,有的甚至想高价买下“HC”这个商标,都被拒绝了。杭叉有着自己的想法:既不迎合国际品牌,也不丧失自己的个性,同时还要引进外资,让自己的品牌走出去。
同时,一些商业银行也找上门来,希望他们能去银行贷款,去收购兼并其他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多样化,但都被拒绝了,原因就是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和卡特彼勒、林德、丰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搞“大而全”的资本运作,靠银行贷款“虚胖”往往不能持久。
有学者说,资本运作中必须回避流动性陷阱方能制胜。这一点,“杭州制造”做到了,金融危机来临时,能避开流动性陷阱的企业订单源源不断。“看着别人一夜暴富,如果禁不起市场的诱惑,最终将前功尽弃,但要做百年企业,就不能贪大求全,要做好风险控制。危机与诱惑,就看你怎样把握。”一位经济学者这样说。
“大强精”的辩证法,关键在于应用
由于在一个小池塘里觅食难以展开手脚,更多的企业正致力于把自己的产品和产能推向全球市场,力争打造世界格局。广西柳工不断推进海外投资进程,安徽合力加紧产能扩张,山推股份的“错位发展”,一些装备制造企业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有关专家认为,对比国外先进制造业的经验,“做大做强做精”的理念实际上是有矛盾的,“精”和“强”是统一的,但是“精”和“大”是矛盾的,“做精”了就不可能“做大”,“做大”了就不是精品,小企业不一定不强,它可能是小巨人,有的大企业也可能像海绵。要把企业做大,就要先做强,要把企业做强,就要先做精。
“做精做强”,杭叉一直在苦苦追求。近年来,杭叉在科研上狠下工夫,在每一个销售公司都设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研发和生产了新一代电瓶叉车、环保叉车,深受国外市场欢迎。“做精”了,自然也就“做强”了。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杭叉占全国市场份额1/3,安徽合力占全国市场份额1/3,其他100多家叉车生产企业只占1/3市场份额。2007年,资产仅3亿元的杭叉销售量占国内第一,销售了37925台,销售收入突破了3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出口达到10647台,创汇1.4亿美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356.3,连续8年位居叉车行业第一。
产业保卫战,在重新洗牌中拉开
据报道,近段时间,各地政府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蓝图:上海5000亿、吉林4000亿、安徽3890亿、浙江3500亿、河北5889亿、江苏9500亿……未来两年,将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支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
4万亿元催生无数大单,装备制造业也正在进行激烈角逐,徐工集团收购了春兰汽车60%股权,完成资产重组预案编制,可以看出其抢占国内市场的决心;像柳工、山推,因为拥有核心零部件配套优势,也紧紧盯着这块内需市场;山河智能也希望靠“分享内需蛋糕”翻身……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赵礼敏对工程机械行业信心十足,他说:“只要我们调整得好,这实际上是一个机遇,金融危机迫使行业调整结构,明年很多企业可能就会出局,现在我们加强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就是为了下一个周期的发展。明年,我们要争取铁路铺到哪里,我们的叉车就开到哪里,争取哪里有机场、铁路,哪里就有杭州制造的叉车。”
4万亿元拉动内需市场,很多人都盯着这块蛋糕,但也只有行业中的佼佼者才能品尝蛋糕的滋味。据了解,除杭叉已经拿到了国家物质储备局、中铁快运、深圳机场等单位近1亿元的订单外,杭州其他的装备制造企业也纷纷布局国内外市场,并找到了突破口,西子联合控股目前已拿下了广东核电和杭州地铁近9亿元的项目。汽轮动力集团也加紧了大订单的角逐。可以预料,本土制造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迈上更高的台阶。